顏色:大部分無色

其他特別的顏色有黃、啡、粉紅、綠、藍、紅等(以粉紅、紅最為罕有)

硬度:10 (天然礦物中最硬者)

化學成分:99.98 % 碳 (Carbon)下等鑽石及黑鑽石僅供工業使用

透明度:高

晶系:等軸晶系(Cubic)

折射率:2.42

單折射

解理:完美八面體劈裂 (8 Directional Cleavage)

若我告訴你鑽石其實是一種「超級緊密」的碳,你一定會覺得很詫異。當你知道人們花不少氣力開山劈石,移去數以噸計的石頭,才能將鑽石由它藏身百萬年的地方發掘出來,那你會更懂得欣賞其價值。

歷史傳說鑽石有一種神秘力量,代表勇氣、勝利和幸運。在中古時代,很多人相信鑽石可以挽救破碎的婚姻。也有傳說愛神弓是鑲滿了鑽石的。直至硯在,人們都相信鑽石是純潔永久真愛的象徵。

13世紀期間,只有皇室及貴族才有資格佩戴鑽石。尤其女士,只有皇后公主才可擁有鑽石。第一位打破這傳統的女士是Agnes Sorel (1442至1450),她是法王King Charles VII心愛的情婦,國王送了一顆鑽石給她。由那時開始,穿戴鑽石不再是皇室貴族的特權。


四項決定鑽石品質與價值的特點「4C」:

﹝一﹞顏色

顏色是評定鑽石品質與價值重要因素,雖然各國有不同的分級制度,但都是從無色開始 (即最無色的最貴重),售價則隨黃色色澤的增加而向下調整。特別顏色 (Fancy Colours)如粉紅、綠、藍等除外。


美國寶石學院 國際珠寶會 中國制
D Exceptional White Plus 超特白 100
E Exceptional White 特白 99
F Rare White Plus 超罕白 98
G* Rare White 罕白 97*
H* White 96*
I* Slightly Tinted 稍帶色白 95*
J Slightly Tinted 稍帶色白 94
K Tinted White 帶色白 93
L Tinted White 帶色白 92
M Tinted 帶黃 91
N Tinted 帶棕 90
O Tinted 89

*註:1/4卡以下的小鑽石很難分辨G、H、I的顏色。

  1. 辨別顏色的方法
  2. 美國寶石學會有一套「母石」﹝Master Stones﹞,將不同顏色等級的鑽石搜集成一套,每粒約0.3至0.4卡,全部圓鑽形切磨,放在一個標準的光線箱內,隨時可以利用那最好的光源來將鑽石分等級。這個比色方法最為準確,因為大部分人士都很難單憑肉眼準確地將鑽石分等級,一定要在比對之下才可證實。普通人也很難分辨D、E、F三個等級的分別,而1/4卡以下的小鑽則連G、H、I級的顏色都不容易分辨出來。只嘆這「母石」非常昂貴,不是一般人可負擔得起。以下是一些簡單的辨色方法,雖然這不會令你搖身一變成為鑽石鑑證師,但起碼也不易受蒙騙。

    1. 如果買未鑲的散石,請留意包裝紙的顏色。有些聰明的商人會用帶微黃的紙去包帶黃的鑽石,這樣可使鑽石看來不太黃。當鑽石內部雜質多的時候,商人又會用淺灰色的紙去包鑽石,好等雜質沒有那樣顯眼。不過無論鑽石是放在什麼顏色的包裝紙上,你都要取出來放在白底紙上去看。若你有白色的咭紙,不妨試試將它在中間摺一摺,然後將鑽石放在上面,如下:

      從不同角度觀看鑽石的顏色,更為準確。

      屬於D、E、F級的石: 由冠面望下去

      無色

      由底部斜望 無色
      屬於G、H、I、J級的石: 由冠面望下去

      無色

      由底部斜望 稍帶淺黃
      屬於K、L、M級的石: 由冠面望下去

      稍帶淺黃

      由底部斜望 明顯帶黃
      屬於N、O、P級的石:
      (離遠也望到黃色)
      由冠面望下去

      明顯黃色

      由底部斜望 明顥黃色

    1. 首先放冠面向下(Table Down),因為鑽石的底部會較易顯現出石的色澤。如你在石的 底部看到少微黃色,可能在冠面方向望下去會見不到黃色,眼的角度要斜45度。觀看石的底部後,才將它倒轉,再小心由冠面望下去(Face Up)。你可用手輕輕轉動石頭,這樣會更容易看到真正的色澤。

    2. 你見過有些人在看鑽石時在鑽石上呵氣嗎?不要大驚小怪,其實他是想用蒸氣去遮蓋鑽石的色散和光彩,好等他能正確地看出鑽石的顏色,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他的判斷力。你也可以試試!

    3. 鑽石愈大,帶黃的顏色愈易露出。

    4. 如沒有供鑑證鑽石的特別光源,可利用約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,北面的陽光代替,但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鑽石。黃昏光線及人造黃光都會影響你對顏色的判斷力。

    5. 鑲好的鑽石,更難辨別其顏色。只好盡量從冠面及底部細心觀察。色白的鑽石最好鑲白金,可將它的白色 (或帶藍色) 顯露出來。帶黃的鑽石最適宜鑲黃金,使它看來沒有那麼黃,但鑲黃金的暗黃色及棕色的鑽石會看來更暗。一般普通人很難辨別鑲好的1/2卡以下、首五至六級的鑽石(D至H級)。

    6. 如你是個完美主義者,又想擁有一顆超特白 (D級)的鑽石的話,那我提議你最好買顆有美國寶石學會(G.I.A.)證書的,因為你和賣鑽石的商人都可能不知道那顆是否真正D色的鑽石。


  1. 特別顏色的鑽石及人工處理

    一般消費者可能以為鑽石是沒有顏色的,這是因為巿面上售賣的鑽石多是沒有顏色的、淺黃色的、棕色的或灰色的。事實上,鑽石,可以是彩虹色系中的任何一種顏色。

    擁有別於一般顏色的鑽石均統稱為特別色彩 (Fancy Colours)。一些特別的顏色如紅、粉紅、藍的鑽石,其售價甚至比無色的鑽石為高。但在你以高價購買一粒特別顏色的鑽石前,請先詢間珠寶商該石是否經人工方法處理。鑽石可經熱及放射線特別處理而改變其顏色。在珠寶界這做法是可以接受的,但珠寶商必須讓顧客知道真相,而非以天然顏色的高價售予顧客。放射線照射可複製天然過程,故可令顏色永久地轉變。珠寶商多選用顏色較差的鑽石作人工處理,其目的在於令鑽石顏色更吸引,從而提高價錢。探測這些人工處理方法需要特別的儀器,而這類儀器只專業研究所才可找到,如美國寶石學會。在你付龐大金額購買一顆天然特別顏色的鑽石前,請先將它拿去實驗室作研究,以確定顏色並非經人工處理。

    鑽石的特別顏色乃根據其色調及飽和的狀態而定其優劣,顏色愈光亮、愈純正的,其價值則愈高。粉紅色、紅色和藍色的鑽石的售價通常比綠色和黃色的鑽石高。

    以化學物質或膠水遮蓋部分鑽石可製造偽裝的顏色。人們甚至技巧地利用點點的墨汁、油彩或指甲油!曾經在一次寶石拍賣中,一位人士發覺他投得的一粒粉紅色鑽石被人換去,拿回的是粒無色的鑽石,其腰部被加上一點粉紅色的指甲油,鑽石的折射令整顆石看來呈粉紅色。這當然是騙人的手法,在行內是不容許的。


﹝二﹞淨度

淨度愈高,瑕疪愈少,以下的淨度分級表,是以10倍放大鏡作為標準來觀察。常用的是美國制:


美國寶石學會(G.I.A.) 等級辨別(解釋) 中國制
F-Flawless 完美無瑕 無瑕
IF-Internally Flawless 內部完美無瑕,表面稍有微 無瑕 疪(Blemish) 無瑕
VVSI-Very very slightly included

含極小瑕疪,非常困難才看到微花
(Extremely difficult to see)

微花
VVS2 含極小瑕疪,難以覺察(Very difficult to see ) 微花
VSI-Very slightly included

含極小瑕疪,不易看到
(Difficult to see )

一號花
VS2

含極小瑕疪,比較易看到
(Somewhat easy to see )

一號花
SII-Slightly included 含小瑕疪,容易看到 (Noticeable) 二號花
S12

含小瑕疪,肉眼 (不放大)也能看到
(Visible with unaided eye)

二、三號花
I1-Included

不完美,瑕疪多或大,且影響其耐用性、透明度和光亮度,肉眼可易見 (Obvious with unaided eye )

三號花
I2 大花/四號花
I3 大花/四號花
Industrial quality
工業質素
不適合用作寶石  

大部分鑽石都有細小的內含物。內含礦物有四十多種,包括小鑽石、石榴石等。內含物的體積、數量、位置也非常重要。例如:一小白點在冠面正中,看來便會很顯眼;若小白點鑽石的腰部位置,就可用鑲爪遮蓋了它;或小白點在石的底部,在冠部望可能很難覺察得到,而它對鑽石價值的影響也會減少。非常細小的內含物,雖然數目可能很多 (如塵埃一般),但也不如大的羽毛狀花紋玫命。這類大的羽毛狀花紋異常顯眼。

I級鑽石通常含有明顯的內含物,且會影響鑽石的耐用程度。如大白羽毛狀花是一道經瘉合的自然界裂痕。若這裂痕接近石的表面,突而其來的撞擊可能令鑽石裂開,甚至粉碎。若內含物在冠的下面,不大接近表面,情況也不至太壞。若你覺得這大羽狀花看似到達石的表面,你可用指甲試試能否感覺它的存在。若裂痕到達石的表面,其耐用程度則會大受影響。大的內含物也會影響石的透明度,降低其吸引力。


﹝三﹞車工

根據原石的本質,鑽石被切割成不同的形狀。原石形狀是八面形的 (Octahedron),通常都會用來切成圓形,因為圓形最流行,最受人所愛戴,因此價錢也最高。若原石的厚度不夠,切割師會轉而選擇其他比較薄身形狀如梨形、長方形、心形等,這些形狀的價錢一般都比圓形及欖尖形的便宜。不過無論什麼形狀,切割的角度、冠面及下底的深度、檯面的大小等都值得研究。切割得宜鑽石可以充分折射光線,令鑽石倍添閃爍光芒。

鑽石如何折射光線?

圖一 圖二 圖三

優良的車工,使光線由一 鑽石切割形狀太深,部分 切割形狀太薄,光澤

瓣面折射至另一瓣面,然 光澤由亭部洩出,呈現「走 未被反射前已從亭部

後從鑽石冠部散出。 光」。 洩去。

優良的車工可使鑽石充分折射一切光線。圖一:切割均稱的鑽石,光線會由一瓣面折射至另一瓣面,然後從鑽石頂部散出。圖二:若鑽石切割形狀太深,部分光澤由亭瓣的反面洩出。圖三:如切割形狀太薄,光線未被反射前,已從亭瓣洩去。

一顆圓形足瓣鑽石的各部位名稱:

冠部 腰部 底部(亭部) 檯面 尖底 圖四

六種最普通的鑽石形狀:

梨形(Pear) 心形(Heart)

圖五 梯形(Bagutte) 長方形(Emerald) 欖尖形(Marquise/Navette)

方石或梯形切割 (Emerald Cut and Baguettes) 的瓣數比數比較少,不能表現火頭及閃亮光,但令瑕疪較明顯。採用這種切割方法的石通常淨度比較高。

最理想的鑽石切割比例:

最完美的原體 (八面形晶體) 可切割成兩顆圓石:



﹝四﹞重量

鑽石以卡為單位,每卡分為100「分」。因此50分即是1/2卡 (1ct = 200mg;loz = 142ct)。愈大的鑽石當然愈罕有,但其價值也須視乎其他三個因素而定。通常1/4卡、1/2卡、3/4及1卡的鑽石最流行,售價也稍貴,人們稱為魔術重量 (Magic Weight)。1卡以上鑽石價格暴升,因此千萬不要以1卡的價錢去買一粒0.99卡的鑽石,商人亦不能將0.99卡的鑽石說作1卡,因其價值相去甚遠。在量度量時,準確程度會達至千分之一卡,再約略以百分之一卡(分)為單位。重1卡以下的鑽石,每卡的售價按鑽石的重量而逐小步遞增。1卡以上鑽石因其罕有程度相應提高,每卡的售價則暴升。例如一粒1卡的鑽石售七萬五千港元,一粒2卡的鑽石的售價並非十五萬港元,而可能是二十五萬港元。愈大的鑽石,其每卡的價值會愈高。以下是不同重量的鑽石的直徑大小 (以普通優良切割的比例作標準):

為什麼鑽石這樣昂貴?

  1. 開採、選擇、切割、粉飾等過程均需要大量人手。鑽石藏於地下75至125哩下,故需要龐大而昂貴的機器及人及人力去開採。在南非的鑽石礦,平均350噸石頭可採得12卡鑽石晶體,其中只有小部分是大於1卡的。

  2. 在切割鑽石晶體時,往往會虛耗至少百分之50 %的重量。一塊1卡重的晶體在切割後可能只剩1/2卡。

  3. 平均來說,只有20 % 的鑽石達至寶石的質素,餘下的大部分是工業質素。當然,這百分比會因礦的位置而有所分別。

  4. 你手上的鑽石已經多度易手。請看以下巿場分析:

    鑽石巿場與價格管制

    巿面上的鑽石和售價均由De Beers (戴比爾斯)嚴格管制。De Beers的總部設於倫敦,它控制現今整個鑽石巿場約85 % 的鑽石產量。早於1933年,所有生產鑽石的主要國家聯合起來,組成一個「鑽石生產商協會」(Diamond Producers Association)各成員同意依照一個協定的配額去生產鑽石,並經由唯一的一個團體出售鑽石,這團體名為「鑽石貿易公司」(Diamond Trading Co.),乃DeBeers的屬下機構。DeBeers嘗試購入所有或絕大部分不受它直接控制的礦藏所出產的鑽石,甚至包括黑巿的產品。它一直能令個別生產商相信與它合作對各方面均有益處。

    業內人士都接受實施價格管制。DeBeers認為自由巿場並不適用於鑽石,甚至會帶來災難性影響。供求定律是無情的:貨物供應充裕時,價格下降;供應不足時則售價上升。若個別生產商按自己的喜好而加速開採礦藏,或切割師盲目地增加產量,這種種因素均會嚴重地危害DeBeers多番努力去維持個別巿場平衡的局面。

    由於鑽石是奢侈品,重大的價格轉變會令消費者產生恐懼,擔心花大量金錢所購得的鑽石在數星期後跌價多倍。DeBeers憑著其財力資源,致力確保鑽石的售價穩定。

    世界盛產鑽石的國家

    1. 南非South Africa 佔全世界鑽石產量22 %
    2. 博茨瓦納Botswana 佔全世界寶石級鑽石產量20%
    3. 蘇聯U.S.S.R. 佔全世界寶石級鑽石產量18%
    4. 扎伊爾Zaire 佔全世界寶石級鑽石產量15%
    5. 澳洲Australia 佔全世界寶石級鑽石產量10%

    另: 印度India 最早發現鑽石,現已耗盡